時間:2016-01-12 來源:海研會 責任編輯:elite
在海研會2015年學術年會上的工作報告
海研會會長? 張福森
(2016年1月8日)
各位來賓,各位理事、會員,
各位專家學者:
大家上午好!今天來自全國各地的涉臺研究專家學者歡聚一堂,參加海研會第四次學術年會。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海研會,對與會各位來賓、各位理事會員、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在這里,我向大家報告海研會2015年的工作和2016年的工作設想,請大家多提意見建議。
2015年,在中央臺辦和中國法學會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各司法實務部門、各法學院校和涉臺研究機構的大力協(xié)助下,海研會積極組織涉臺研究和兩岸學術交流,圓滿完成了年初的各項工作部署。
在涉臺法學研究工作方面,開展了四項工作。
第一項研究工作是課題研究。2015年海研會積極爭取中國法學會的支持,以中國法學會部級課題的名義立項和啟動10項課題研究。內容包括圍繞鞏固“一個中國框架”的法理基礎的對策研究,也包括影響兩岸司法合作和投資權益保障方面的具體法律問題,還涉及臺灣地區(qū)立法、司法制度的實際運作情況的實證研究,和兩岸法律制度的比較研究。另外,2014年度布置的10項涉臺法學研究課題已經全部提交結項成果,正在組織專家評審。部分研究成果也會利用這兩天的會議向大家報告。
第二項研究工作是繼續(xù)聯(lián)合八家京內外涉臺法學研究組織機構舉辦了9次“兩岸關系研究學術座談會”。這八家機構分別是清華大學法學院兩岸法政問題研究中心、中國政法大學臺灣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北京聯(lián)合大學臺灣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臺灣法律問題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法律研究所、北京市涉臺法律事務研究會等。這項活動有利于活躍研究氣氛,團結和培養(yǎng)研究人才,整合研究力量,跟蹤研究前沿和形勢發(fā)展,督促課題研究。部分座談會還特別邀請了臺灣的有關專家學者參與舉辦講座和報告。
第三項研究工作是組織海研會專家學者赴臺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專題研修。海研會2014年度派出的學者已經于2015年年初先后返回并提交調研報告。2015年,海研會繼續(xù)與臺灣“中研院”法律學所、東吳大學法學院和高雄大學法學院開展合作,從實務單位和學術機構選派六名專家學者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專題研修,以學習考察臺灣法律制度和社會發(fā)展情況。
第四項研究工作是召開學術年會。2015年年初,海研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了第三次學術年會,共計130多名海研會專家學者出席。大家圍繞“兩岸關系與法治思維”的主題,就運用法治方式鞏固和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兩岸關系中具體法律問題分析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學術研討。利用年會同時召開了海研會理事會,增補了部分理事會成員,充實理事會結構。今年的年會我們還要繼續(xù)完善這一模式,完成年會各項任務。
在開展兩岸法學交流方面,2015年主要開展了四項工作。
一是于2015年8月5日在南京舉辦了第四屆兩岸和平發(fā)展法學論壇。來自兩岸法學界、法律界專家學者共240人出席論壇,其中臺灣方面有20多個臺灣法學組織機構的近百位專家學者與會。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接見了與會部分臺灣專家。論壇的主題為“法治思維與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兩岸專家學者就如何運用法治思維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落實兩岸協(xié)議,解決兩岸交往合作中的具體法律問題,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意見建議。論壇研討成果得到兩岸輿論高度關注,一些主流媒體對論壇進行了長時間大篇幅報道。
第二項交流工作是,論壇前后,海研會與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合作,在江蘇和北京組織了第四屆兩岸法學交流研討班,邀請臺灣10家法學組織、法律機構的20名臺灣法學法律界青年學者來大陸交流訪問,通過座談、參訪等各項研討活動,幫助研討班成員全面了解大陸經濟社會情況和法治建設。
第三項交流工作是,2015年6月上旬海研會組織法學代表團一行15人,由我本人帶隊赴臺交流。代表團參加了東吳大學法學院百年院慶相關學術活動,在臺中與中華法律風險管理協(xié)會、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臺灣法學研究交流協(xié)會共同舉辦“兩岸民商財經法制發(fā)展”研討會,就稅法改革、法治理念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取得了很好的交流效果。還與高雄大學法學院共同舉辦“司法人權保障”座談會。
第四項交流工作是接待多批次臺灣代表團來訪。2015年,海研會先后接待了臺灣中華人權協(xié)會參訪團、高雄律師公會參訪交流團、臺灣律師公會全聯(lián)會參訪團。還接待了臺“立法院”法制局參訪團圍繞大陸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和電子商務發(fā)展兩項專題在北京的參訪和座談活動。
除研究和交流工作外,2015年海研會在研究成果的轉化和出版方面繼續(xù)做出努力,以出版論文集、編印簡報和專項報告等方式提高研究成果轉化成效。2015年,海研會出版了《海峽兩岸法學研究》第5輯和第6輯,選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作為第三屆兩岸和平發(fā)展法學論壇和第三次學術年會的總結。海研會在座談會討論和在臺學術交流活動的基礎上編印了簡報。
一年來,海研會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海研會各項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央臺辦和中國法學會的切實指導和大力支持, 也離不開各司法實務機關、各法學院校和涉臺科研院所的大力協(xié)助,更離不開各位理事和各位專家學者的積極參與、全力配合。許多專家和理事都是在繁忙的工作日程中擠出時間來參與、支持海研會工作,犧牲了很多業(yè)余時間和休息時間,令人贊賞!對于來自各方面的指導、幫助、支持和參與,我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2015年工作基礎上,2016年海研會要繼續(xù)做好涉臺法學研究和對臺法學交流工作。2016年我們要深化涉臺法學專項課題研究,加強成果轉化應用。繼續(xù)辦好兩岸關系研究系列學術座談會。繼續(xù)與臺灣地區(qū)法學院校合作,推薦專家學者赴臺研修。今年我們還要繼續(xù)開展兩岸法學交流,開好第五屆兩岸和平發(fā)展法學論壇,繼續(xù)組織專家代表團赴臺開展專題交流。
2016年是海研會換屆之年,本次學術年會之后,按照中國法學會的要求和海研會工作部署,海研會將在下2016年底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并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同期還將舉辦2016年度學術年會。要完成上述各項工作,我們期待繼續(xù)得到各位理事和各位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如何做好2016年的工作,也希望大家獻計獻策,特別期待大家積極參與。
各位理事、各位會員、各位專家學者:
不久前,兩岸領導人實現(xiàn)了66年來的首次會面,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對于兩岸關系長遠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面對兩岸關系發(fā)展的新形勢,在維護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和社會基礎方面,我們法學界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剛才,中國法學會張鳴起副會長還就海研會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期望。本次學術年會的主題為“新形勢下兩岸關系法律研究”。希望各位理事、會員和專家學者,深入研討兩岸關系和兩岸交往合作中的具體問題,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讓我們共同努力,繼續(xù)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為促進國家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貢獻智慧和力量!
農歷新年即將來臨,在這里我提前向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闔家歡樂!幸福安康!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