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10 來源:正義網 責任編輯:elite
中新網北京5月10日電(呂春榮)近年來,性質惡劣的校園欺凌事件頻繁在網絡上曝光,如何制止校園欺凌,已成為社會話題。日前,官方發(fā)文要求在全國中小學校針對校園欺凌現(xiàn)象展開8個月的專項治理。
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幾個月的專項治理能否將這一校園“頑疾”根除?杜絕校園暴力,還應從哪些方面著力?當一段段校園暴力視頻曝光之際,一系列問題值得社會反思。
資料圖 來源:北京晚報
8個月專項治理:仍發(fā)生校園欺凌將追責問責
5月9日,教育部網站發(fā)布消息稱,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地印發(fā)《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針對發(fā)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
此次專項治理覆蓋全國中小學校,包括中等職業(yè)學校,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4月—7月,主要是各校開展治理;第二階段為9月—12月,主要是開展專項督查。專項治理預期達到的效果是“加強法制教育,嚴肅校規(guī)校紀,規(guī)范學生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根據上述《通知》的部署,此次專項治理包括多方面的措施。諸如,各校要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此外,學校要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公布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并明確負責人;各校要及時發(fā)現(xiàn)、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并配合立案查處。
《通知》特別指出,專項治理期間仍發(fā)生校園欺凌事件,造成惡劣影響的,將予以通報、追責問責并督促整改。
資料圖:2015年9月9日,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在蘭州市華僑實驗學校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并當場發(fā)布近兩年甘肅省各級法院依法懲處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搶劫、猥褻強奸等校園暴力典型案例,以案說法?!〈蘖?攝
不可忽視的校園暴力侵害
近年來,校園欺凌案例不斷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諸如,不堪入耳的謾罵侮辱、手段暴力的撕扯打斗,發(fā)生在中小學生之間的暴力事件頻繁被曝出,并引發(fā)輿論聚焦。
其實,就在教育部發(fā)布此次專項治理通知之際,重慶彭水一初中生被同學持刀捅死的事件就持續(xù)引發(fā)社會關注。據當?shù)毓俜酵▓?4月28日13時許,桑柘中學學生沈某(男,14歲)與同校學生趙某(男,15歲)在校內因同學間糾紛發(fā)生爭執(zhí)。爭執(zhí)中,沈某持刀刺中趙某胸部,趙某經送桑柘衛(wèi)生院搶救無效死亡。
重慶此起校園暴力事件并非孤例,4月22日晚,有網友在qq、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上發(fā)布一段視頻,視頻內容為數(shù)名女生掌摑一名女生。在不到100秒的視頻中,女生被掌摑32次,其間一直沒有反抗。事件一經媒體報道,便引發(fā)公眾熱議。
4月25日,湖南永州市道縣政府官網通報稱,掌摑女生事件系瑣事引發(fā),目前已對涉事的多名學生進行處理,其中,3人被處以治安拘留,另4人管教。
諸如上述校園欺凌事件并非偶發(fā)性的出現(xiàn),近年間,中國校園暴力呈現(xiàn)頻率增加、結果惡化、涉事人員低齡化等趨勢。有媒體統(tǒng)計,僅2015年,媒體報道的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校園暴力事件就有近百起,其中以發(fā)生在未成年學生之間的暴力行為居多。
校園欺凌事出何因?
今年4月,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教育發(fā)展報告(2016)》曾根據2015年被媒體報道的校園暴力案件,對中國校園欺凌現(xiàn)象進行了綜合分析。
按照報告給出的研究結果,近年來,校園欺凌現(xiàn)象在中國發(fā)生的地域范圍十分廣泛,覆蓋了絕大多數(shù)省份,且城市農村均在其內,頻次十分密集,絕對數(shù)量巨大。
具體來看,報告分析,現(xiàn)有案例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學校外人煙較少的地方,在學校內的多在教室外,如操場或走廊。發(fā)生時間是課間或者放學后;絕大部分的欺凌案件均為多(欺凌者)對1或少(1至2人),受欺凌者在曝光視頻或文字描述中多選擇沉默和忍受,不告訴老師,也不求助于家長。
對于校園欺凌事件的起因,報告列出的原因包括欺凌者看對方不順眼,因為覺得對方長得丑,或者懷疑對方跟自己喜歡的異性走近一些,還有因為對方失誤踩到自己等等,原因眾多,且千奇百怪。
其實,隨著校園欺凌事件曝光頻度的增多,社會輿論也開始聚焦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深層原因。在輿論針對校園欺凌案件的原因分析中,誘發(fā)未成年人實施校園暴力行為的原因多元。如家庭、社會成長環(huán)境中負面因素影響、法制教育弱化、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突出,以及針對未成年人校園暴力行為管教執(zhí)法力度不夠等等。
資料圖 來源:光明日報
校園暴力誰應擔責,怎樣遏制?
為何校園暴力頻發(fā),根源在哪?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分析,中國校園欺凌事件之所以高發(fā),與多方面教育缺失有關。
熊丙奇說,針對目前的校園欺凌事件,一些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在處理時,采取內部處理方式,有的甚至在涉事學生家長出面擺平的情況下不了了之,這助長了欺凌者的氣焰。
熊丙奇稱,校園暴力多發(fā)還與學校心理教育薄弱有關,一些校園欺凌事件就是由于學生的心理出現(xiàn)問題,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會在遇到問題時采取極端手段。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吳宗憲向中新網記者表示,當前,教育部門雖然加大力度專項整治校園欺凌問題,但這并不能全面解決問題,遏制校園欺凌問題需要建立長效機制。
吳宗憲認為,首先應該要加強學校法制副校長的責任?!半m然法制副校長制度在各地施行已有一段時間,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有的法制副校長只是開學前作報告、講話之類的,但顯然,做的還不夠?!?/span>
吳宗憲建議把社區(qū)民警作為學校法制副校長的人選,并將學校工作納入到社區(qū)民警的本職工作。
“可以通過法制副校長這種形式,建立校園警察制度。如果出現(xiàn)較為嚴重校園欺凌事件,老師通過談話解決不了的,就由校園警察出面解決,這是長效機制。這些警察應該常態(tài)化出現(xiàn)在校園,這樣才可有效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眳亲趹椪f。
除了學校,家庭也是有效解決校園欺凌問題的陣地。吳宗憲建議,今后欺凌問題若再出現(xiàn),除了有關部門加強對學生進行教育外,對家長進行教育也必不可少。(完)